目前分類:新聞訊息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基因可以預測人的死亡時刻?美國哈佛醫學院附屬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(BIDMC)的塞波(Clifford Saper)在研究帕金森氏症、阿茲海默症時意外發現,基因變異會影響人體生理時鐘,甚至能推測人最可能在一天之中的哪個時刻死亡。

哈佛醫學院指出,研究發現一種特定基因有3種可能的核苷酸組合,分別是A-A型、G-G型及A-G型。塞波指出「這種基因組合影響人的睡眠、醒來模式…A-A型基因的人比G-G型早起1小時,A-G型則介於兩種中間。」

Gene Geek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美國亞利桑那州「班納老人癡呆症研究機構」、波士頓大學,以及安帝奧基亞大學,這三個單位的專家與學者近日發表聯合研究成果指出,三分之一青少年帶有老人癡呆症基因。

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導,上述三單位研究人員針對來自各地的受試者進行血液檢驗、腦脊髓液以及大腦成像分析。結果顯示,有3成受試者帶有一種名為「早老素1」(PSEN1)的基因突變。研究人員表示,帶有該基因的人相較於未帶有該基因的人,較容易在年輕時就出現老年癡呆現象。換句話說,帶有「早老素1」的基因突變者,很有可能在年輕時就罹患老人痴呆症。

Gene Geek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親子關係鬧僵,不少父母常認為是孩子難管教,多歸咎孩子叛逆、不懂事;但醫界發現基因遺傳才是造成孩子固執、叛逆的因素,尤其父母與孩子有相同基因,更是家庭失和的主因。

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表示,醫界已證實情緒性精神疾病與遺傳有關,但目前無法確定是那些基因致病。通常具有這種特殊基因的孩子,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、固執等行為;如果一周內因小事發脾氣超過三次,父母就需特別注意。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說,父母有情感性精神疾病,逾五成會遺傳給孩子;但親子失和的問題複雜,必須全盤考慮夫妻關係、親子互動才能判斷。若確定是基因影響,愈早就醫諮商愈好,以免長大後行為定型。臧汝芬建議,家長與孩子必須一起接受心理諮商,除可增進互動,也提供彼此了解機會。她說,無論是否為基因因素影響,雙方都有一半責任。

Gene Geek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研究人員5日表示,他們在20多歲的高風險族群中,發現史上最早的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's disease)警訊。科學家一向認為,若能及早發現並治療阿茲海默症,治療成功機率將大為提高;然而找尋阿茲海默症解藥的主要問題在於,通常在這種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疾病已入侵多年後,症狀才會顯現出來。


Gene Geek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2年諾貝爾獎的一連串獎項將在本週接連公布,今(8)日首先揭曉的是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,由英國學者古爾登(John B. Gurdon)與日本學者山中伸彌(Shinya Yamanaka)共同獲得。古爾登對得獎感到很意外,因為獲獎的研究是在40多年前所做。山中伸彌則感謝國家的支持,他說:「我曾是一名沒沒無聞的研究員,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持,根本不可能獲獎,這是日本國獲獎」。

古爾登與山中伸彌是以細胞編程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殊榮,兩位優秀學者的開創性研究提高培育替代組織的可能性,為病患的一大福音。科學家希望利用重新編程的過程,製造出替代組織,以治療巴金森氏症(Parkinson's)等疾病,並且在實驗室研究疾病的源頭。

Gene Geek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